adtop
金财网 > 文化

欧洲面积比中国还大,为什么人口却比中国少一半?

www.041799.com|时间:2017-06-04 17:23|责任编辑:笑笑|来源: 互联网   阅读量:17568   

原标题:欧洲面积比中国还大,为什么人口却比中国少一半?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中国的面积有9,634,057平方公里,

整个欧洲面积有1016万平方公里,

要比起(面积)大小来,

欧洲还要比中国大一些。

可中国的人口却有13亿人,

而欧洲人口仅有7.25亿。

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嘛,

还得从气候和历史方面分析。

.

欧洲的气候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中国比欧洲的人口多可不是近些年的事,早在公元前4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就要略多于欧洲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正是气候。

欧洲的大陆虽大多较为平坦,但其海陆轮廓破碎,山脉分布还呈东西走向(造成西风容易深入),又地处中纬度常年受西风控制,这就形成了温带海洋气候。

什么是温带海洋气候呢?说白了就是冬暖夏凉,常年温和多雨的气候。

这种气候听起来倒是挺好,很适合人类居住,但却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我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种常年温和多雨的气候人住着是挺舒服,可光照不足却是发展农耕的致命弱点。不过这种气候还是很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的,适宜发展畜牧业,可畜牧业能养活的人数当然没有农业多。

▲米勒《拾穗者》,1857年作。

你就想想看,食草动物的数量一般都是要比食肉动物数量要多的。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地中海沿岸还分布着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东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可这两种气候也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我们知道,农作物生长是同时依靠光照和降水的,而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无法大规模种植农作物。

不过这种气候倒是适合水果园艺业,那里的柑橘和葡萄倒是还蛮不错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可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但降水少却是其致命弱点。

相比较而言,中国多是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种雨热同期的气候就更适宜农作生长。

当然,粮食多了,人口自然也就多了。

此外,中国气候的多样性也是对其人口数量的一种保障。

也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中国兼有热带(少部分地区),亚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等多种类型,所以在面对自然变迁和灾害的时候也有较强的承受或应变能力。

由此可见,气候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耕织全图。

生产力不同

什么是生产力呢?简单地说就是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

当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力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高出生率。

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讲究男耕女织,典型的以手工劳动为主,你看中国古代的那几个繁荣期如文景之治啦,开元盛世啦,还有康乾盛世都伴随着人口的增长。

因为农业,手工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欧洲呢,正如我前文所说的,它主要以畜牧业发展为主,需要的劳动力相对来讲没有农业手工业多。

而且欧洲海岸线较长,靠近海域的地区较多,海陆交通便利,所以也就容易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

你想想看,无论畜牧业还是商业,都不如农业那样“安居乐业”,生那么多孩子拖家带口到处奔波多麻烦呀。

▲《干草垛》莫奈19世纪90年代作品。

由于生产力不同,也就导致了人口政策的不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地方就由官方设立了“掌媒”之官。说白了就是官方的媒人,其主要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

《管子?入国篇》中写道:“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也就是说这个掌媒之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

想想古代政府为了鼓励生育也是够拼!

更绝的还在后面。

《魏书?太武五王列传》曾记载:“其妻无子而不娶妾,斯则自绝,无以血食祖父,请科不孝之罪,离遣其妻。”也就是说已婚男子的正妻不生孩子的话就必须纳妾,否则就是犯罪。

看来在那个时代想当一个好男人都不容易。

在唐代,百姓的婚姻生育状况还是考核地方官吏的一项标准。虽然这些政策很“疯狂”,但也能看出古代政府对人口的重视程度。

▲《古代风俗百图》。

黑死病导致欧洲人口的剧减

黑死病其实是一种鼠疫。

这种疾病1347年由十字军带回欧洲,1348年1月到达意大利,9月跨过英吉利海峡,到1349年底,它在挪威,法国的其余地区,莱茵河流域,瑞士,奥地利和达尔玛提亚海岸发作;1350-1352年间,它向东扩散,从德国到波兰再到俄罗斯,最后于1353年越过莫斯科。从1347年至1353年,这场鼠疫夺去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

要知道当时欧洲的人口才不到8000万!也就是说死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更糟的是,接下来的两个世纪,瘟疫的灾害并没有消失,虽然它们不像之前几个世纪一样严重,但也制约了人口的增长。在1663-1670年“袭击”了英格兰,法国等地后,瘟疫才从欧洲基本消失。

中国虽也有鼠疫,但并没有出现中世纪欧洲那样严重的黑死病。

说起来这还得“感谢”小农经济。

因为小农经济使得人口流动非常有限,疾病也就不容易大范围传播。当然这其中也有中医的功劳。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也增加了人身体的免疫力。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

欧洲大量向外移民

在欧洲向外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曾向殖民地大量移民。

19世纪后半期起,向新大陆的移民达到高潮。这种现象跟工业革命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工业革命增加了生产率,所以使大量劳动力剩余。这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大批破产农民大量涌进城市之中,妇女大量就业,童工广泛使用,这也导致当时死亡率显著上升,如英国曼彻斯特在1840年有五分之四的儿童活不到5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百姓当然会涌入新大陆寻找生机。

当然,更容易和迅捷的交通也使得移民变得更加容易。

爱尔兰在一个多世纪中移民使人口减少了一大半。欧洲的其他一些国家虽未达到这种程度,但数字也很可观。

1846-1939年的近一个世纪中,欧洲共迁出5159万人。这数字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两个甘肃省的人口了。

你想想看,就算在今天的中国,两个甘肃省的人口要是呼呼啦啦移居国外,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中欧人口差距原因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交通的便捷,气候等原因对人口的影响没那么重要了。

可是中国人口为什么还是比欧洲人口要多呢?其中一个原因与1962-1973年中国的生育高峰有关,期间内中国大陆人口由64508万人猛增至89211万人,这也是政府当时鼓励生育的结果,再加上了经历了文化大ge命,使得生育更加没有控制。

这一生育高峰所产生的后果也影响着当今的人口形势。

还有一个原因也跟欧洲发展水平领先有关,经济发达的地方人口素质就较高,也就不愿意多生孩子。

现代欧洲人口增长率接近于0,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

▲大跃进

结 语

虽说有这么多原因导致了中国与欧洲人口的差距,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说就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这些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出生率倒是下降了不少,但短时间内中国的人口还是应该处于“领先地位”的。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顾元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搜: 收藏
精选
ad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