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文物捐献者有利褒扬义举
www.041799.com|时间:2017-06-22 09:12|责任编辑:山歌|来源: 中华网 阅读量:15217
32年前,河南商水县一位农民将自家院里挖出的19件珍贵文物,悉数捐给故宫博物院。32年后,这位农民离世,故宫博物院要为他举行追思会。(6月19日《河南日报》)
1985年的一天,这位叫何刚的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施工,意外挖出一缸银器。经鉴定,19件文物为高等级元代银器。面对文物贩子的诱惑,他全部捐给了故宫博物院,何刚的名字也被列入专门为捐献者设立的“景仁榜”。
32年来,何刚的家庭生活遭遇不少困难,但他从没后悔过,没向国家伸手。半个月前,何刚在工地上遇难。6月16日,故宫博物院闻讯后,发布消息表示深切悼念,将举办追思会缅怀这位默默无闻的无私捐献者。
农民捐献文物,是大公无私的义举。追思一位文物捐献者,同样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是对捐献精神的肯定与鼓励,向社会传递积极的信号。褒扬义举能激发更多的义举涌现。
据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故宫博物院累计接收的捐献文物就有近两万件,其中一级文物三百余件;全国五十余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0%以上为捐献文物。文物,事关一个国家的历史遗存与记忆,其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正因为文物是财富的象征,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有人疯狂盗挖,有人痴迷收藏,有人热衷倒卖。那些无私的捐献行为,可以称得上是在为国奉献。《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此可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
故宫博物院对一位普通捐献者的追思,既合乎情义,也是在依法行事,值得点赞。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一些藏家更多关注藏品的增值潜力,或基于为子孙后代积财纳富的考虑,文物捐献面临考验。故宫追思捐献者,有利于唤起社会对美好义举的向往,让捐献精神回归,并重新认识文物的使命,让人们知道,文物只有放到合适的地方才有价值。
在文物面前,任何占有者不过匆匆过客,惟有国家是文物最好的保管者。正如知名钱币收藏家罗伯昭对家中孩子所说:“我的收藏,在子女手里是废铜烂铁,捐献给国家,才能得到永久保存。”追思捐献者农民何刚,向他的高尚觉悟与伟大精神致敬,弘扬民间捐献文物的美好传统,让那些可贵的品质与境界,能为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服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
精选
-
2022汽车下乡补贴价格表
很多人关注2022汽车下乡补贴,这是新政策。如果你有...
-
平价雪糕难觅?热销款10个卖
在炎热的夏天吃冰淇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最近有不少消...
-
协鑫电港一包多车未来3年覆盖
6月8日,GCL能科正式发布GCLTeleport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