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金财网 > 财经

新丝路上的“杏”福家园

www.041799.com|时间:2017-07-08 11:37|责任编辑:醉言|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11152   

本报记者刘昊

小白杏在新疆库车县的栽培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地也素有“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近日,记者来到库车县伊西哈拉镇合拉一社区果农沙塔·吐合提家采访。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4亩杏园能收入6000元,而自己家房前屋后栽植的几颗杏子树除了家人吃外,还可晾晒杏干制成杏脯。像沙塔·吐合提一样,库车农民历来就有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杏树的习惯,据库车县志记载,1949年库车县有杏树15.2万多棵,是久负盛名的“杏之乡”。

记者从库车县林业局了解到,拥有悠久历史的库车县如今保留下来的优质杏子品种有20多个,大的宛若鸡蛋,小的形似荔枝,颜色也分红、白、黄等,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伊西哈拉镇副镇长艾合买提·艾则孜说,该镇8500户3万多人,2016年人均收入达12303元,来自小白杏产业的收入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库车县林业局高工艾尼瑗·阿木提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库车县杏园面积达9万多亩,每年生产白杏达数万吨。

合作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

记者来到杏花园果品专业合作社,站在宽大的合作社院子里,记者看到,合作社股东吾布力·阿西木带着社员正在整理露天晾晒的杏干,在车间里社员也忙着去掉杏核,将果肉制成杏脯晾在一层层硕大的托盘里,而杏核经过各种风味的制作也整袋包装好准备出库。合作社理事长亚述甫·沙木沙克说,每年的6月份是合作社最忙的月份,这一整月收购的果农的杏子有500吨,得赶紧加工,否则这些娇嫩的果子就烂了。记者问他这么多的鲜杏如何能加工完?他说,今年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建了13个烘干房,杏干一般在48小时内就烘制好了,相比传统的晾晒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当然烘干的产品和晾晒的产品在口感上略有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记者了解到,杏花园果品专业合作社是由23人出资成立的,有固定资产200万元,除了杏干等系列产品外,合作社还收购加工核桃、大枣等,每年产值达180万元。

为大力发展小白杏产业,鼓励农民扩大栽植面积,近几年,县政府每亩给果农补助500元。如今,小白杏产业逐步拓宽了库车县农民致富路,库车经过杏产业开发,通过“技术推广+基地+企业+农户”的方式,实现了白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使小白杏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优势产业链,催生了21家果品加工企业、147家林果专业合作社。

电商:让果农收益最大化

政府:为果农搭好致富平台

库车县是新疆杏的原产地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品种源地之一,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有6个品系60多个品种。库车杏子特别是库车小白杏,其优良的品质不仅在民间有很高的信誉和知名度,在疆内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1999年、2006年分别被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白杏之乡”。2005年成功注册了“库车县小白杏之乡”,2015年库车小白杏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农业部评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库车杏产业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时期,大部分果园进入衰老期后陆续进行了更新发展。小白杏3年挂果、5年丰产,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库车县委、县政府计划把杏产业重新发展起来,到2020年建成以小白杏为主的高标准、规模化的杏商品园基地。今后3年,库车县每年都将栽植两万亩小白杏,全力打造小白杏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路。

为加大库车县“中国白杏之乡”的宣传力度,库车县每年都要举办赛杏会。记者参加了库车县今年举办的第六届赛杏会开幕式,当地各个乡镇以及合作社展出的小白杏、辣椒杏、赛买提杏、小黄杏等数十个优质杏种,吸引了众多疆内外游客品尝。尤其是优质的阿克西米西白杏,以肉细、汁多、味甜、纤维少、果实营养丰富,被众多游客称颂点赞。同时,赛杏会也成为库车县农民个体、专业合作社展示优质杏子产品的盛会。纷纷赶来参加赛杏会的新疆内外的众多客商在品尝选择的同时抓紧与当地果农、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

这正如库车县委常委瞿红艳在第六届赛杏会开幕式上所说,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合作社推广,小白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每年都有大量的鲜杏和杏干、杏脯、杏仁等白杏产品销往内地各大城市,以白杏为主的林果业已成为支撑库车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

如今,库车小白杏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库车果农的“杏”福家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搜: 收藏
精选
ad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