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金财网 > 财经

德国威能分享百年“人才经”

www.041799.com|时间:2019-11-26 09:47|责任编辑:admin|来源: 中新网   阅读量:9441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总产值已占全球制造业的五分之一。近年来,在“煤改气”、消费升级等背景加持下,暖通行业在中国迎来爆发增长,亟需补足高技能人才。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暖通企业,拥有140余年历史的德国威能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企业不可缺位,必须持续为人才赋能。为此,威能在中国已经付诸实践,并有所收获。

人本原则留住人才

在德国威能总部,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这里度过的工人并不是少数派,甚至有不少家庭爷孙几代人都先后在同一车间工作。对他们而言,威能是一个大家庭,他们就是家中的一份子。

这种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源自威能长期奉行的人本原则。威能会主动发掘员工更多可能性,不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职业规划和上升通道,不会让员工轻易到达“天花板”。

以威能品牌DNA——绿色可持续为例,严格的低能耗标准虽然加大了产品研发和生产难度,但是赋予了员工更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也是威能保持员工高度工作热情和忠诚度的“不二法则”。

让人才具备国际竞争力

伴随威能在全球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威能“人本原则”的企业理念也在不同国家延续,并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以中国市场为例,作为威能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市场一直备受重视。2007年,为满足中国消费者与日俱增的需求,威能集团在无锡投巨资设立工厂与产品研发中心,标志着中国成为威能集团在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营销中心以及全球生产和研发网络的重心。

为了让无锡工厂下线产品与德国总部的品质保持一致,威能无锡工厂采用了和总部一致的VPS (Vaillant Group production system)生产系统,这就要求在无锡工厂作业的高技能人才需要熟练掌握这套系统背后的7大工作原则和15种生产方法。

产品是检验技能水平的唯一“真理”。在威能无锡工厂,一间24小时恒温恒湿、可模拟各种环境的产品检测实验室,就是高技能人才的“试金石”。实验室内所有检测标准与德国总部保持一致,从产品设计到材料稳定性,各项细节都被列入检测流程。

严格的标准并没有让高技能人才选择离开,相反却降低了人才流动性。在威能无锡工厂,越是对技能水平和个人综合能力要求高的职位,流动性越低。最近几年,与无锡工厂同步成长的老员工越来越多,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环境也让他们成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体系全面赋能

除了研发、生产环节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在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十分服务”的暖通行业,采暖系统安装、售后环节同样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作为中国暖通行业的“风向标”,威能在中国市场长期以来的良好口碑,不仅得益于德系精工品质,专业的安装、售后服务也是重要加分项。随着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威能对专业人才同样“求贤若渴”。

为了解决行业技能人才短缺难题,威能走上了服务模式输出的道路。2017年8月,威能发起“威能工坊”人才孵化项目,采用“双元制”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向全行业输出高水平的技术安装人才。

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是“德国制造”背后的关键要素。它的“一元”连接职业学校,另“一元”则指向企业,共同合作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威能希望利用这一模式,发挥自身优势,补足中国专业人才培育中“企业缺位”的短板,为暖通人才全面赋能。

为此,威能全面整合了中德两国技能培训优质资源,联动中国本土职业技术学校,引入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教学理念与课程,并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授课,助力中国新一代技能人才向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迈进。

2018年11月,德国威能在中国的第六家暖通人才培养基地在北京落成。暖通人才培养基地内提供了威能全品类产品,学员可在培训期间接触到市场上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服务与技能水平,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全周期服务。

率先拥有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的威能仍在不断探索。2019年,威能人才培育体系迎来全面升级,针对培训费用高、场地条件受限、学员召集困难等痛点,开发了涵盖安装、售后和服务的线上培训系统。通过线上学习系统,技能人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反复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库。

线上教学普及,进一步激发了威能技能人员对线下实操训练的需求。为此,威能将“大班制”线下教学改为“小班制”。小班开课让技能人员有了充分“练手”的机会,加上威能人才培训基地全面的设备、产品支持,学员在真机实操中,老师能够给予精准指导。

业内人士表示,威能“线上教学+精准培训+真机实操”的人才培育模式,顺应了中国技能人才培育的大趋势。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并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组合奖励。

无论是技能人才还是大国工匠,都需要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和个人价值。如果企业拥有足够耐心并愿意为之付出,制造业人才回流或将成为一种“潮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搜:德国,德国 收藏
精选
ad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