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滞销须化解“产能过剩”
www.041799.com|时间:2015-12-08 14:46|责任编辑:蜻蜓|来源: 互联网 阅读量:13287
然而,在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新闻背后,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从葡萄到黄桃,从苹果到大枣,几乎“全行业”的水果滞销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水果“产能过剩”、农业深加工能力欠缺、农产品品牌意识差等深层问题。价格的跳水源于价值上的缺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不再“果贱伤农”。
山西红枣滞销,无人采收只能喂羊;辽宁苹果难买,次果用来喂鸡喂猪。各类新闻看来既令人心酸又有些心惊肉跳。不同的水果种类滞销的原因可能存在不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产量总体呈持续增加趋势。
以苹果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超过了4000万亩,产量超过了3000万吨,是有纪录以来我国苹果生产历史上最高的一年。产量增加,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跌,属于正常现象。
然而,看一下水果进出口的数据,可能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端倪。据统计,今年1-5月,我国苹果出口同比下降31%,同期,苹果进口同比增长366%,金额增长387%。产量持续增加,出口却在萎缩,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水果产量增加是建立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基础上。
产量增加了,质量却没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导致市场认可度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淘、代购以及各类进口水果专柜等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花同样的价钱或略高的价格购买品种多、口感好的进口水果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的新选择。一些老品牌却因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口感和安全性都有所降低,不受市场“待见”。
除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水果种植、销售的品牌意识也存在较大的欠缺。“烟台苹果”、“洛川苹果”成为地域品牌,但水果销售和深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还很欠缺,放眼国内水果市场,很少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水果生产、销售企业。
市场认可程度也不高,品牌效应没有凸显,归根到底,是农户们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样的分散经营,带来品牌经营上的困难,也增加了品质管理上的难度,“放羊式”的种植、经营、管理,难以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相抗衡,也难以满足口味越来越“刁钻”的消费者的需求。
解决“果贱伤农”的问题,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期间,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推动。但是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民发展种植业过程中,也不应一哄而上,而应借助数字化技术、云计算平台,因地制宜,搞差异化种植、精品化种植。
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天吃饭”。如今,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引导农民搞水果种植。这一初衷自然是好的,但在落实过程中,往往走了样: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大干快上”,要求一定时间内完成水果种植面积多少亩,却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全国或本地区已有的同类水果种植面积,其结果就是农民辛辛苦苦种果园,最后却因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上丧失优势,导致“果贱伤农”的悲剧一再上演。
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求各地主管部门真正静下心来,科学规划,综合利用好各类农业种植数据,结合本地区气候、光照、土壤、水利以及市场需求等条件,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创新性的现代化农业道路,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告别“一哄而上”和“果贱伤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
精选
-
2022汽车下乡补贴价格表
很多人关注2022汽车下乡补贴,这是新政策。如果你有...
-
平价雪糕难觅?热销款10个卖
在炎热的夏天吃冰淇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最近有不少消...
-
协鑫电港一包多车未来3年覆盖
6月8日,GCL能科正式发布GCLTeleport系...